親近自然、觀賞野生動物漸成一種時髦休閒方式 遊客與野生動物該如何相處

  本報訊 如今,親近自然、觀賞野生動物漸成一種時髦的休閒方式。但人與野生動物的過分親密接觸也催生不少問題:貴州貴陽的黔靈山公園就長期受困於園內獼猴數量劇增、傷人毀物事件頻發。近日,貴陽市林業局發佈公告,計畫對黔靈山公園獼猴種群進行分流,用於科學研究或種群調控。

  遊客和野生動物該如何保持距離?人工投喂野生動物是否合理?如何讓生態旅遊健康發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科學分流勢在必行

  18日上午,貴陽市民李遙帶著外地到訪的朋友來到黔靈山公園。她再三確認沒有隨身攜帶食物後,才放心地走上登山步道。幾只經驗豐富的獼猴跟在李遙身旁觀察一陣後換了目標,跑向一旁正投喂花生米的遊客。如果不是朋友要來,我自己是不太想來的。李遙坦言,遊客被猴子抓傷咬傷在當地都算不上新聞了,曾經還有獼猴將一名男嬰的部分生殖器咬斷吞食,小時候不懂還喂過,現在的確是害怕。

  黔靈山公園的一塊安全提示牌上寫著:“2004年至今獼猴傷人累計已達5927次,其中傷勢嚴重入院治療的有20多人。這塊牌已樹立多年,記者根據歷年統計數據計算,現今黔靈山獼猴傷人已超過2萬人次。

  由於長期的人工投喂,黔靈山獼猴種群規模已達1200只左右,占地僅4.2平方公里的公園遠遠滿足不了如此龐大的種群的生態需求。

與頻發的獼猴傷人事件相比,貴州師範大學教授、靈長類動物專家周江認為,更值得警惕的是外溢猴群對城市公共生活秩序及公共安全的潛在風險。去年已發生多起因獼猴攀爬變壓器導致的停電事故,貴陽的地鐵站也出現過獼猴,所幸沒有進入列車軌道。

黔靈山的獼猴從何而來?專家介紹,黔靈山獼猴並非嚴格意義上的野生種群。上世紀50年代末,貴州省防疫站用於實驗的獼猴外逃到黔靈山動物園並定居;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公園開展獼猴的人工馴化專案,以人工投喂形式擴大獼猴種群數量,打造成當地旅遊名片。此後,加上愛心人士和遊客的投喂,獼猴數量劇增。

  人工投食應以保護為大前提

  人工投喂、人工招引是野生動物保護和管理的常見措施。例如雲南百花嶺、廣西弄崗、貴州寬闊水等地,近年來都興起一種鳥塘生態經濟。所謂鳥塘,就是在自然棲息地附近佈置人工營造的食物、供水環境,吸引野生鳥類前來,供廣大攝影愛好者拍攝,以遊客在食宿、交通和拍攝上的消費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西南林業大學教授韓聯憲認為,對一些鳥類資源豐富、經濟發展滯後地區而言,發展鳥塘對當地脫貧致富起到巨大幫助,且在科學管理下對環境負面影響微乎其微。許多村民不再盜獵、盜伐,通過合法經營鳥塘改善了生活,認識到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形成了保護、增收的良性迴圈。

  北京林業大學青年研究員賈亦飛認為,人工投喂是常見的野生動物管理措施,沒有對錯之分,關鍵看能否恰如其分地運用。江西鄱陽湖曾遭受冰雪災害,積雪覆蓋越冬鳥類的覓食地,這種極端情況就需要人工投喂干預。但一些景區或者管理單位為吸引遊客,在沒有科學規劃的情況下,盲目採取較粗放的方式投喂招引鳥類,這對鳥類生存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都是不利的。

  周江表示,人工投喂是幫助瀕危野生動物和極小種群物種快速恢復種群的重要手段,實施前必須經過科學論證,需要充分考慮投喂的食物種類、食物數量和投喂方式,不能讓野生動物過於依賴人類的投喂維持其日常的生態需求。

  讓野生動物和人共同受益

  青海玉樹雜多縣昂賽鄉位於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這裏水草豐美、山石奇駿,生物多樣性豐富。20193月,由昂賽鄉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共同成立的昂賽自然體驗專案試點通過審批,成為我國首批國家公園生態體驗特許經營試點之一。在體驗專案中,當地牧民擔任自然體驗嚮導、司機和接待家庭,帶領自然體驗者在昂賽鄉尋找雪豹、藏原羚等野生動物,觀賞自然和文化景觀。

  牧民桑周告訴記者,過去他的主要收入來源於養犛牛、挖蟲草,生態體驗專案開展後,他報名成為一名牧民嚮導,每年在閑時接待幾組客人,就能增加1萬多元的收入!

  自然體驗專案不僅開拓了訪客眼界,也為當地帶來紅利,激發了牧民保護野生動物的熱情。專案開展至今,共接待世界各地的177支自然體驗團隊。截至去年11月,昂賽自然體驗專案已為社區帶來176.8萬元收益,收益的45%屬於接待家庭,45%用於社區公共事務,10%用於野生動物保護基金。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國家公園團隊負責人秦璿說。

  生態旅遊和傳統意義上的旅遊有何不同?國家公園的遊覽應該遵循哪些原則?在國家林草局世界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聞丞看來,國家公園裏開展的旅遊活動和大眾旅遊有所區別,遊客在國家公園中產生的生態足跡、碳足跡不能對國家公園的保護物種和生態過程造成壓力,所以必須以保護為大前提,嚴格限量、限時、限地域開展相關活動。

  “國家公園內的旅遊活動是一種生態科普體驗,具備環境教育導向,其主題要與國家公園的保護對象和價值觀念緊密關聯,讓體驗者在欣賞野生動植物的過程中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產生無盡的自豪感。聞丞說。

(周夢爽)


廣告
廣告